【湖里改革创新】湖里区金山街道创新健全志愿服务“四化”建设,助推社区治理发展
2024-12-17 17:35 来源:湖里区融媒体中心

  为进一步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,持续提升湖里改革热度,近期,湖里区委改革办、区政府办、区委宣传部联合厦门网对“湖里区2024年度改革创新案例”进行宣传展示,促进湖里全面深化改革,推动湖里高质量发展。

  近年来,金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,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志愿服务发展的需要,持续创新金安社区志愿服务“制度化、专业化、精准化以及项目化”的“四化”服务模式,以志愿服务力量激发社区治理建设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。

  从宽到严,探索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

  金山街道创新建立志愿服务八项制度,即“注册登记制度、志愿者培训制度、需求对接制度、服务记录制度、嘉许和回馈制度、服务保险制度、社工带志愿者制度以及党团员带头做志愿服务制度”。同时还探索开展志愿服务的八步流程,即“公布志愿服务队伍及服务内容、收集被服务者的需求信息、评估志愿服务需求的可行性、公示志愿服务项目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、评估志愿服务质量、登记志愿服务记录、总结志愿服务成效”等,使志愿服务运作有序,真正落地生根。

  从泛到专,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建设

  金山街道建立志愿服务专业化制度流程“七字法”,即“查、筛、分、建、培、用、评”,从根本上解决志愿服务“众口难调”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例如,为了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,金安社区首创“金志学苑”金安志愿骨干小区治理能力提升服务项目。启动“菁英讲师计划”,培育16名志愿讲师,产出6个志愿培训课件,切实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,为社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和活力。

  从粗到精,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建设

  金山街道把“点对面”的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发展为“定点、定人、定向”的“三定”服务模式,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的服务。“定点”即固定地点延伸服务,选定社区固定的地点,开展常态化的服务。如在社区高林一里设置“邻好呀”便民服务站,开展便民集市服务;在垃圾分类公益馆开展“红桶日”“爱健康加油站”以及“邹奶奶环保站”等常态化志愿服务。“定人”即关注弱势群体,重点做好空巢老人、自闭症家庭等有特殊志愿服务需求的居民,与专业志愿者建立“一对一”“定人”联系,解决志愿者专业技能“空转”的问题。“定向”即划分服务类别,定位服务方向,根据居民需求和现有志愿服务队伍情况,将社区近百个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归类汇总,确定每个项目的性质及作用,规范管理及运作,促进服务的精准化。

  从散到聚,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

  金山街道把社区已有的品牌队伍、品牌项目进行整合创新提升,一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“小、松、散”的落后局面,为社区居民提供“专、精、优”的高品质志愿服务,实行“一划、二优、三保障”,即“划分服务类别、优化组织架构以及提供日常保障”。如以楼道为据点,创立“135N”模式,探索打造“幸福通道项目”;发挥共建单位、志愿队伍的优势,探索打造“社区治理微项目”;整合社区资源,探索打造“金安社区慈善公益基金”等。通过项目化的运作机制,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,确保志愿服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责任编辑: 何铭颖,衷文垅